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瀚海明珠马路滩

    信息发布者:杨发玺
    2017-02-21 21:56:23   转载
    马路滩地处腾格里大沙漠南缘,相传就是被风沙一夜间掩埋了的“沙洲城”所在地。这里人迹罕至,飞鸟渴绝。20世纪80年代末,一支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林业队伍,开进了这个著名的恐怖之地,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地开发治理,昔日那一片片肆虐的荒漠焕发了生机,披上了绿装,变成了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新绿洲,发挥着防风固沙和生态治理的双重作用,谱写了一阙“人定胜天”的壮丽篇章。 古浪属干旱、半干旱气候区,风沙线长达132公里,荒漠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,沙漠地区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5倍,加之气候变化、过度垦荒、樵采及放牧,生态持续恶化,到了最脆弱的地步。每年发生浮尘和沙尘暴天气达13次左右,年风沙日达到182天,沙丘平均以每年7到10米的速度向南侵移,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存。特别是发生在1993年的“5.5”特大沙尘暴,死亡23人,受伤173人,成为我国沙尘暴灾害中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县。在巨大的生态压力面前,古浪县果断采取措施,提出“南护水源、中建绿洲、北治风沙”方针,开始了同自然抗争的艰难征程。马路滩林场便处在全县抗击风沙的最前沿。 
    马路滩林场始建于1989年。林场建设初期,职工们没有基本的吃住条件,常常一两个月不回家,“白天一身汗,晚上一身沙,吃着干馍馍,住着地窝子”,一个人每天平均植树150多株。他们与甘肃农大、南京农大、省林勘院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,聘请加拿大、美国、以色列、法国等国专家来场进行技术指导。同时有计划地通过田间试验积极推广外地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,对一些有造林可能性的地类固定专人进行造林试验,总结经验,进行推广。他们在树种选择、造林部位、造林方式、密度配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形成了因地制宜、因害设防、适地适树、乔灌草结合、封造管并举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的完整的治沙规范技术。经过十多年的治理,马路滩林场已经封沙育草10万亩,固沙造林6万亩,工程治沙1万余亩,营造农田防护林500亩,控制了94公里长的风沙线,牢牢锁住了高沙梁、夹墙沙、芦草沙等五个危害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风沙口,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


    马路滩林场实行区域化布局、集约化生产、规模化经营、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,发挥各分场资源优势和生产特色,实行一场一策,一区一品,从林果业、种植业扩展到加工业、养殖业、旅游业等多个领域,培育林果种苗30多个品种,年产各类苗木2000万株以上。


      “土门”羔羊肉、“黄羊川”小杂粮、“红秃头”挂面、“黄羊川”糯玉米、“沙漠”土鸡等5个系列、28个品种的绿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,年加工收入达到1200多万元,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,成为融治沙研究基地、科普教育基地、品种繁育基地、生态旅游基地为一体大花园式的综合性生态产业基地。


      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”葡萄美酒的醇香飘溢了上千年,铮铮汉子的侠骨豪情传承了上千年。然而,今天的马路滩林场职工,同样品尝美酒的甘醇,但没有了昔日的那份苦涩与苍凉;同样充满着大漠里创造人间奇迹的豪情,但没有了过去的那份酸楚与悲怆!今日,他们用智慧和双手酿出的是喜悦和甘甜,幸福与安康。


      走进马路滩,谁还会相信,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。走进马路滩,谁还会怀疑,中国的沙漠化没有破解难题的答案。走进马路滩,谁不产生敬畏自然、善待沙漠、接受和洗礼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生命体验……


      沧海桑田,物换星移。马路滩,这个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名字,在大西北风沙前沿的一个偏远林场,终于走进众人的视线,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中,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加上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!一块牌子一片绿


      2009年7月1日,这样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,古浪县林业系统的全体共产党员,在风沙线上列队宣誓:“关注我们的地球家园,关心我们的绿色事业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。让我们的沙漠沐浴在博爱的阳光里,汇成一片春潮般涌动的爱心,共同营造大漠新绿林。”并当即在马路滩沙漠中竖起了第一块最醒目的“共产党员林”牌子。一场汇结爱心,凝聚力量,携手行动,共同治沙的绿色行动正在马路滩这块神奇的热土上持续进行开来。


      日本丝绸之路绿化团在马路滩启动了“中日携手治沙,共建美好家园”沙漠植树行动;法国、以色列、新西兰等外国专家深入马路滩建设现场;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到马路滩、八步沙考察大陆生态环境问题;北大、清华、川大莘莘学子展开了大学生沙漠环保行实践活动;上海市社会科学院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、天津英业达集团组织高层管理开展西部考察和现场植树、募捐;中国科学院寒旱研究院、治沙研究院,甘肃农业大学建立大学生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基地。古浪城乡学校的中、小学生、在老师的带领下,连年发起“我在沙漠栽棵树”义务造林活动。


      团员林、党员林、公仆林、劳模林、公安林……全民治理沙害,用爱心创造绿色家园的社会公益大行动一浪高过一浪,形成持续的接力赛。他们劳苦功高,必将永久载入腾格里沙漠治理的绿色史册!科技支撑林木兴


      1999年马路滩林场遵循钱学森沙产业开发建设思路,河西荒漠区生态经济圈试点模式在林场经营的200多平方公里的地带上,以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,从东南向西北延伸,全面铺开。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、地形地貌、天然植被的基础上,整理开放的经济带、经济生态带、效益辐射带。仅在栽植沟、植树穴利用节水技术,把有限的水资源均匀的渗透到作物根部。葡萄、红枣等经济作物,麻黄、甘草、苁蓉、锁阳等药材植物在沙地上安家落户。试点圈面积10年扩大了5倍,达到6万亩。圈内植被覆盖度有原来的10-20%飞速提高到80-90%。


      1995年平均从以色列引进滴灌技术和设施,建立的万亩节水灌溉工程,每亩节水55%,节电53%,节约田间管理费56%,成为当时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亮点工程。时至今日,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旱作造林的成功,使马路滩纵深造林真正大步挺进到广袤无垠的沙漠深处。


      分布广、范围大、战线长,无灌溉条件,不依赖地下水的开采,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难点,是最具推广价值和普遍意义的生物固沙措施。马路滩选择了抗旱和极耐旱乡的土树种,采用一棵树、一把草,保水剂利用,泥浆磷肥蘸根、适当深栽、抢墒造林、覆膜保墒、配套麦草沙障等多种旱作造林综合技术,仅靠天然降雨的有限水分实施人工造林,使沙漠造林的成活率达到90%以上,超过国家规定的沙区人工造林71%的规程标准。古浪县在山、川、沙区全面实施的封山封沙禁牧,杜绝一切人畜破坏对脆弱生态的干扰,给天然植被以繁衍生息的时间,短短三五年的时间,封禁区内林草恢复,形成了更加持久和稳定的自然植物物种和生态群落。建立在沙漠深处的移动森林,在经过灼热的阳光和强悍的风沙磨砺之后,为沙区新农村增添了旺盛的生命景象。利用干枯的树木栽植的景观森林,在树木死后,仍还在防沙挡风中默默求索与坚守。传统和现代,古老与创新组装在马路滩科技进步的车轮上,共同完成捍卫绿色的使命:把用水节约到最少,把综合效益追求到更高。乡土树种搏风沙


      马路滩,在腾格里沙漠上崛起的一座新的沙洲城,就这样疾风荡绿波,碧涛连麦浪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。沙洲城,不再是空中楼阁,不再是海市蜃楼,不再是一代又一代人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。马路滩,绿色盎然的美丽大花园,一颗镶嵌在茫茫沙海中的绿珍珠,一群保卫走廊文明的守护神,一处瓜果飘香、林茂粮丰的生态家园,一个坚守信念,延伸希望的绿色梦幻世界……


      不要说“走马西来欲到天,平沙万里绝人烟。”不要说“荒原野径空寂寞,天光暗淡凝寒氛。”在最没有生命的大漠荒原马路滩,绿树鲜花怒放着生命的激情和灿烂,诠释者生命的另一种价值和内涵。顽强而清纯!自信而坚韧!


      花棒,这是马路滩治沙区随处可见的树种。林工们用一种大手笔,大气魄,把它播撒涂抹在沙漠上,构成一幅幅绿的斑斓,绿的浪潮。每到夏秋季节,开放出成串粉红色的蝴蝶形花朵,清风送香,招蜂引蝶,舞动成如诗般的华美篇章。


      花棒生长的环境,是降雨量不到180毫米、蒸发量高达2800毫米以上的干旱沙漠。它对生命的依赖,就是这点有限的水份。它把根系分布呈网状,从各个方向水平延伸到有水分的沙层,并在根部形成根瘤,固定空气中的氮,以保证在瘠薄的沙地上旺盛地生长。经过三五年,便相互攀根错节、携手相扶,形成一丛丛、一道道绿色的围墙。没有进过沙漠的人不把它当树。就是这样一种极普通的灌木,一株成年的植株,它的根部可以固定周围20到30米范围内的流沙。春季风沙吹蚀,它们的主根裸露在外面,形成一个巨大的爪,牢牢地插在滚滚的黄沙梁上。如果被风沙掩埋,它周边的一些侧根会将众头伸出沙面,迅速生长成一株株、一丛丛新的生命。它茎干的皮层片状剥落,用以绝热。在极端条件下,它甚至可以忍受高达70摄氏度的沙面高温而不影响茎干和枝叶生长。在流沙地上,它枝叶茂盛,旺盛生长,抗风搏沙,生命可以延续70多年。


      像这样的乡土树种,还有开着黄色唇形花瓣的柠条、苦豆,开着橘红色圆锥花絮的红柳,开着银白色筒状钟形花苞的沙枣,开着粉红色、淡黄色团状花球的沙拐枣,开着黄白色花儿,顶着串串小红果儿的白刺……它们和方格状沙障共同构成色彩斑斓、坚不可摧的防风固沙林。这众多抗瘠薄、抗寒旱、抗风沙,在恶劣严酷环境里顽强生存的乡土树种,其韧性和品格极像马路滩点翠播绿的治沙人,索取得极少极少,奉献得很多很多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